氹仔城區文化協會呈獻本年度壓軸展覽「死亡與復興 – 楊文彬攝影展」。作為這一系列作品的起點,楊回憶起改變他生活的一些個人經歷,以尋找調整攝影眼光的方法和繼續追求熱情的理由。作品專注於一般人往往忽略的、轉瞬即逝的時刻,難以言喻的構圖放大了特定時刻和空間存在的意義和獨一無二。問題不在把情況永久保存,而是透過眼前的簡單線索和選擇的證據找出存在的意義。
策展人序言
我們今年的壓軸展覽邀請了本地攝影師楊文彬來展示他內心的感召,因為我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看到他的作品了。楊似乎一直忙於許多其他與藝術有關的創作,特別是攝影,例如策劃展覽,開設自己的商業攝影工作室,並創立了1844攝影藝術空間,一間完全致力展示本地攝影藝術的畫廊。
作為這一系列作品的起點,楊回憶起改變他生活的一些個人經歷(詳情參閱展覽牆上的藝術陳述),以尋找調整攝影眼光的方法和繼續追求熱情的理由。作品專注於一般人往往忽略的、轉瞬即逝的時刻,難以言喻的構圖放大了特定時刻和空間存在的意義和獨一無二。問題不在把情況永久保存,而是透過眼前的簡單線索和選擇的證據找出存在的意義。
從某種意義上說,楊的精心構圖選擇消除了城市的紛擾,激發觀眾反省,因為作品反映出一個人自己的內心自省。每個角度都是對現實特殊細節的持久和無處不在的觀點。每一刻都會在人們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再次分心之後隨之而滅,因此這種把時間停頓的攝影實際上是一種呼吸,傳達著我們的存在有多輕。
João Ó
藝術家序言
「死亡與復興」
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,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,像日月盈虧一樣,是恆古不變的定律。
老子曰:天道極即反,盈即損,日月是也。聖人日損而沖氣,不敢自滿,日進以牝,功德不衰,天道然也。
典故講述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,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,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谷,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,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,這就是天道。
自滿只是其中的切入點,在生活中,我們任何時候都處在自我主觀的好與壞之中,即任何時刻都可以視作極限,即任何時刻我們都處在變化瞬間。即我們可以把事情發展到極限,換來新的情況,也可以發展到臨界點就退下來。所以,一切的發展從來都不是聽天由命。
我曾經親眼目睹過別人被閃電擊倒。一個雷雨交加的中午,我正在上學的路上,突然巨響,前面的女生在火花和濃煙中倒下來,女生身體燒傷,幸無生命危險。從那次經歷後,每當我在室內聽到雷響也會懼怕,這份恐懼一直持續了很多年。但是,隨着我對心理學感興趣,透過對人體構造的理解,只要不選擇逃避,所有事情都能有所變化。之後,我拍下了那張閃電的照片。
最黑暗的階段過去了,光明就會到來。
楊文彬
關於楊文彬
「藝術讓每個當下變得有意義。」楊文彬
一九八五年於澳門出生,現生活工作於澳門。自由藝術家、澳門1844攝影藝術空間創辦人。
二零零八年於中國暨南大學取得廣告學專業學士學位。
二零一二年於中國重慶大學取得藝術學專業(攝影藝術研究)碩士學位。
作品曾被澳門藝術博物館、澳門仁慈堂婆仔屋、澳門東方基金會、北京保利及國內外私人收藏。